听说滑雪的尽头是骨科,骨科的尽头是康复......
·运动损伤康复·
前言
冬季一来
又到了滑雪的日子了
在山林雪地之间
雪花四溅、帅气腾空、自由驰骋
想想中的自己在上演“速度与激情”
但实际上......
是这样
甚至是这样
更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悲惨经历”……
据报道,每1000例滑雪者平均日损伤0.50~3.00例,需要送去医院紧急救助。这意味着滑雪是成年人日常从事的危险程度较高的运动之一。大家在调侃的同时,一定要绷紧安全之弦。
所以本期小顾邀请了康复治疗部副治疗师长蒋海波老师以康复的视角讨论冰雪运动的防护与康复!
人物介绍
蒋海波
康复治疗部副治疗师长
目前任职中华治疗师协会理事、运动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成人足踝学组委员、四川省康复治疗师协会骨与关节专委会委员、成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委员、康复教育专委会委员;成都高新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委员。
在滑雪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怎么办?
蒋老师:一旦受伤,不要慌乱,如果是简单的运动损伤可以就地进行简单自救,尽早采取“PRICE”急救原则,尽可能减轻损伤。
所谓“PRICE”急救原则,即Protect(保护):发生伤害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护受伤部位;Rest(休息):受伤后进行充分休息,防止伤势加重;Ice(冰敷):冰敷时常用冰袋或碎冰,最好是冰水混合物,冰敷时切勿将冰块直接放置在皮肤表面,可以隔着薄衣服或裹着毛巾,避免冻伤,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Compress(压迫):可以用弹力绷带对患处加压,压迫通常在受伤后尽早进行,局部加压可以减轻肿胀,减少出血;Elevation(抬高患处):将受伤部位抬高,可以帮助组织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在完成上述紧急处理后,如果出现其他情况损伤或活动明显受限的情况,建议立即呼叫救援人员,到医院进行专科诊疗,不要忽视或自行处置,避免留下后遗症。
运动损伤后如何恢复得更好?
蒋老师:请尽早介入运动损伤康复训练!运动损伤后骨科医生主要通过手术解决结构问题,康复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恢复功能障碍。康复应该贯穿整个治疗全过程,而不是局限在手术之后,并且,规范的康复过程能让手术的效果更好。如果术后没有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极有可能留下后遗症。
加速循环,促进组织愈合,防止废用性肌萎缩。
增加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及组织挛缩。
促进血肿及渗出液吸收,减轻水肿与粘连。
增强新陈代谢,防止各系统器官并发症。
帮助实现早期生活自理及正常回归社会。
康复评估:
进行肢体动作和功能检测,对疼痛、安全性、禁忌症等方面做多维评估,根据评估报告制定针对性康复方案。
物理治疗:
通过运动疗法、手法治疗,进行主动/被动活动、动力/静力/逆向练习,松解粘连,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维持并增强功能;同时通过物理因子治疗,消除炎症,有效缓解疼痛,修复损伤。
作业治疗:
根据个体工作、生活等活动,进行选择性作业活动训练,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最大限度回归生活、运动。
疼痛管理:
针对急性疼痛、运动损伤疼痛开展神经阻滞及软组织注射疗法,可以解除疼痛,实现无痛康复。
传统康复:
中医针灸、艾灸、中药贴敷等传统康复手段。
如何预防冰雪运动损伤?
充分热身
冬季天气比较严寒,肌肉的伸展性、关节的灵活性都会受到影响,这时肌肉的粘滞性比较大,如果运动前没有做好热身,可能在运动中发生肌肉拉伤、痉挛和关节扭伤。
带全护具
佩戴安全护具不仅可以防寒保暖,还可以有效避免滑雪导致的一些伤害。皮肤损伤在冰雪场地上也比较常见,伤势一般较轻微,可以自己先行处理,所以佩戴安全护具相当重要。
防止冻伤
察觉到局部皮肤发白,有针刺感或麻木感,应立即离开低温场地,更换被打湿的衣物鞋袜,进行局部复温。
正确姿势
新手最好在学习初期请教练,学习正确的滑雪姿势和技术,避免因错误的动作而导致的受伤。滑雪摔倒在所难免,但是正确摔倒同样需要方法和技巧。
量力而行
在适合自己的雪道上滑雪,避免挑战过高难度的雪道,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救援设施
在滑雪前了解雪场的救援设施和服务,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
体验速度与激情的同时,
更要考虑到安全与健康。
顾连禾泰助力大家
自由滑雪,安全常伴!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仅用于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家长速看,顾连禾泰免费体态筛查+青少年体态调整班来啦!
下一篇:返回列表